“我是一个普通农民的孩子,做一名为民服务的好干部是我曾经的理想。但是,我没能保持住党员的纯洁性,在金钱的诱惑下为了一己私欲背叛了我的信仰,辜负了组织的培养。受贿是一条单行道,从3000元到几万元、十几万元,贪婪不会停止,只会变本加厉,一旦走上这条路就很难再回头。我正是走上这条路,最终将自己送进了监狱。……”这是在我曾经工作过的四川省古蔺县,原县政协副主席、县委统战部部长文××在2013年12月被泸州市纳溪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五年时在法庭上的忏悔词。
老黄给家里定下规矩:坚决不准收钱物。老黄给自己定下规矩:坚决不在群众家吃饭。他下乡的背包里,除了资料、笔记本,就是饼干、方便面。老黄说:“位不在高,廉洁则名,权不在大,廉政则灵。公权不可私用,有权不可滥用。”老黄是一名已退休五年的老干部,退休后走在小县城的街道上,依然受人爱戴,被人夸赞是廉洁自律的“清税官”。老黄,是我大舅。
文××,经受不住一次次的诱惑,初心忘记,思想麻木,心态扭曲,目无法纪,集小贪变成了大贪。由“农民的儿子”变成了“人民的罪人”。
老黄,经常用“吃人的嘴短,拿人的手软”告诫自己,与纳税人长期打交道,靠他诚信的服务,与大家建立起朴素的感情,多次被市、县评为先进个人,勤廉榜样。
老黄是“乐自清中出”,文××是“烦从贪中来”。两种不同的选择,两种不同的人生。
廉洁很简单,仅仅由两个汉字组成,写,不过1分,读,不足2秒。廉洁又很复杂,几千年的文明传承,廉洁奉公已铸成我们民族的一种精神。这种精神,始终在不同的时代中熠熠生辉。重新翻阅一代廉吏包公、于谦感人至深的沧桑画卷,我们的认识一次次得到升华,我们的思想一次次得到洗礼;再次观看郑培民、牛玉儒先进事迹的教育片,我们的热泪一次次涌上,我们的内心一次次感慨。重温这些清正廉洁的楷模的先进事迹、感受心灵震撼的同时,我们也认真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,在勤政廉政的道路上走得更加踏实,更加稳健。
风正一帆顺,清廉得民心。廉洁要在工作中稳步前行。俗话说,千里之提溃于蚁穴,小贿不拒必成巨贪,这告诫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在工作中,勿以利小而为之,也许一开始只是很小的让步、妥协,但是一旦跨过底线,就会掉入欲望的深渊。因此,我们一定要坚守好自律底线,对一切越线的行为说“不”,将腐败的苗头扼杀在一开始,只有坚守好廉洁这条线,我们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无限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,我们党员干部才能仰不愧天、俯不愧地、内不愧心。
出淤泥不染,濯清涟不妖。廉洁要在生活中筑牢防线。随着社会不断进步,物质文化生活不断丰富,物质匮乏的时代已经过去,而对精神生活的种种诱惑,个别党员干部贪污腐败、生活腐化,一步步走向犯罪深渊,其过程引人深思,结果发人深省。因此,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引以为戒,在工作和生活上做到时时检讨和警醒自己,合情合理合法的处理好工作和生活各方面的关系,保持良好心态,知足常乐,正确面对名利观,时时提醒自己生活中要简朴,不贪图奢华、享受,高调做事,低调做人,做到依法行事公道正义、恪守本色,培养健康的情趣,远离低俗的生活圈,保持高尚和纯洁的人格,让自己的一生走得正、行得稳、不失足、不后悔。
让我们从自身做起,从每件小事做起,立足自己的本职岗位,不忘初心使命,让廉洁清风常驻你我心,以勤奋的精神、以务实的态度、以廉洁的作风,营造邮电学院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教育环境,为“双高”建设提供有力保障,共创灿烂的明天!